十家企業發布公告,11月15日將在北交所上市

朱為繹
北交所下周一開市,一共81家上市公司,當天上市北交所新股十家,71只老股(71家精選層掛牌企業平移為北交所上市公司),預計新股平均上漲50%-100%,老股漲跌互現,整體指數是紅盤結束。今明兩天精選層以調整波動為主,建議賣出前期大漲股票,買入三季報業績增長的股票。
這兩天精選層成交金額大概在15個億左右,下周一北交所開市后的成交金額會超過30個億,等公募完成發行進場后日均成交金額會突破50億元。
北交所會越來越A股化,會成為機構和公募的主市場。我們作為專業的新三板投資機構,還是要回歸主業,回到我們的主戰場——新三板市場,通過提前布局擬新三板掛牌公司、新三板基礎層、創新層企業,一方面提前布局優質的新三板項目,另一方面為之后的北交所戰略配售奠定基礎。
我們最近走訪了很多新三板企業和未掛牌企業,大家對北交所還是充滿了期待和信心,新三板掛牌企業都在努力往前推進,爭取成為本地區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;未掛牌企業也把北交所作為上市的首要目標,畢竟北交所對于中小科技企業來說,是一個踮起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,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上市門檻還是高了一點。

付偉
這次北交所的推出可謂是“雷厲風行”,從9月初公布到現在第一批企業上市,前后不過兩個月的時間,從這個角度看,但凡是國家鼓勵的生態和方向,都會以最高速度進行推動,在頂層設計層面,從房地產的嚴控到北交所進度的狂飆,表現得非常清晰。
但是值得關注的是,企業在北交所掛牌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,需要防止當年新三板的故事再度重演,如何有序引導機構資金進入穩定這個市場,如何防止參與者在前期的爆炒從而擾亂市場秩序,如何讓優質企業在這個平臺上脫穎而出,都是在北交所眼下“熱鬧”背后需要去重點關注的,一個新興的市場能否成功,恰恰是這些看不到的因素在發揮作用。
有意思的是,以“專精特新”為投資方向的公募基金在11月初已經有三家獲批,這是在上一輪新三板時候所看不到的,國家搭臺唱戲,大基金保駕護航,這樣的重視力度,是前所未有的。

我達文西
從新三板衍生而來的北交所開市后,新三板精選層68家公司將全部平移進入北交所。除此之外,看文中數據,今年10月8日至11月3日完成公開發行的精選層企業有16家。這意味著企業界對北交所未來市場潛力的認定。
而北交所當然成立也早已引起金融市場的關注,11月份以來的幾個交易日中,新三板精選層個股表現活躍,成交額放大近五成。相信北交所正式開市之后,市場活力肯定更勝過從前。
-
熱讀文章
-
熱門視頻
-
凱洛格管理學院9條Plus
-
Jennifer Alsever8條Plus
-
王波非(Phil Wahba)7條Plus
-
李紅波7條Plus
-
柏文喜6條Plus